来源:中国审计报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审计学会会长董大胜接受了记者采访。董大胜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希望审计工作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以创新精神谋划“十三五”审计工作,再谱辉煌。
董大胜说,刘家义审计长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十二五”期间的审计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和回顾,其中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审计理论创新指导审计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在提出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免疫系统”功能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后来又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把国家审计放在国家治理的大格局中来认识和定位,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深化改革的目标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搞好“十二五”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指导。这也说明审计署党组在研究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上具有前瞻性。
二是审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取得的成绩更加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审计署组织对稳增长等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连续进行跟踪审计,对促进中央宏观调控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三是审计工作在反对腐败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注意查出腐败案件线索,配合纪检、监察、巡视等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落实党的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四是审计署党组更加重视审计干部的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审计机关的党建工作。在干部的思想建设、素质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为完成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
针对“十三五”期间审计应如何开展工作,董大胜认为,要围绕去年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部署,以创新的精神谋划好“十三五”审计工作。
第一,要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以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为抓手,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全覆盖。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既要着眼于审计机关内部,包括科学制定审计计划,突出审计重点,改进审计组织方式,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审计方法等。
同时,也要着眼于审计机关外部,一方面要整合政府间的专门监督力量,充实审计队伍,促进审计全覆盖,同时也防止重复监督,提高监督效果。另一方面,就是注意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对一些分配使用公共资金、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管、国有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实行分级授权、分事行权、轮岗、内部流程控制等,防止权力滥用。这样,不仅对加强各部门管理、预防腐败有重要意义,对于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也有重要作用。
第二,审计要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三五”期间,审计要继续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方针。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经济运行去杠杆、工业去产能、楼市去库存、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补供给侧和人力资源短板等任务,这些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审计要研究怎么围绕好这些中心任务开展审计工作。
第三,要更加重视提高审计质量。在做到审计全覆盖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审计质量,要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重要方面审计不遗漏、准确界定发现问题的性质、依法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做到以上这几个环节,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第四,要更加注重抓好审计干部的队伍建设。首先要更加深入细致地抓好党建工作和干部思想建设,要在“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基础上,搞好“两学一做”。对审计系统的公务员队伍,要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在公务员法的框架下推进在审计机关实行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并行,建立审计干部的职业保障制度。以此,在新时期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审计干部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最后,从中国审计学会的角度,还是要强调深化审计理论的研究工作。要继续在国家治理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国企境外投资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最终给审计工作实践以有力指导。
作者:高建飞